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丨安陽:經濟主引擎“換擋升級”
原標題:安陽:經濟主引擎“換擋升級”
——從今年前5個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看我市高質量發展
比亞迪智能終端及零部件項目生產線 (記者 王小彤 攝)
這是一組看似普通的數字:今年前5個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7.5億元,同比增長17.8%,增收13.2億元。其中,稅收完成61.5億元,同比增長23.5%,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0.4%。
這是一組并不尋常的數字:今年前5個月,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居全省第四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六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4個百分點;稅收總量和增幅分居全省第四位和第五位,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較全省平均水平高3.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六位。
透過這兩組數字,人們可以感受到安陽經濟發展沉甸甸的含金量,可以解讀出安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密碼”——
傳統產業提升,喚回“安陽藍”
安陽是傳統老工業基地,傳統產業在工業中占比70%。
2017年開始,我市每年都把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聚焦轉型發展。2018年,我市高起點謀劃培育了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精品鋼及深加工、文化旅游四大千億級產業,深入推動鋼鐵、煤化工、裝備制造、紡織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讓中國半掛車使用中國橋!”5月18日,河南鳳寶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鳳寶)鋼管整體成型車橋零部件項目投產,企業馬上打出了發展目標。
鳳寶的鋼管整體成型車橋零部件項目是河南省重點項目、工信部中國制造2025強基項目。項目總投資30億元,具備年產60萬套掛車軸總成、20萬只驅動橋殼體、300萬只輪轂、200萬只制動鼓及其他配套零部件的能力。該項目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很高,核心崗位都交給智能加工中心和機器人作業,為數不多的工人則成了機器人的“幫手”。
鳳寶董事長李靜敏說:“項目的投產,標志著國內一次性投資規模大、產業鏈完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高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誕生,也標志著鳳寶特鋼集團由鋼鐵原材料行業向高端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邁出了重要一步?!?/p>
林州汽配產業園正在形成汽配產業的“航空母艦”。
6月26日,國家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匯通公司董事長郭斌帶著記者,穿過產業園內的林蔭道,走進了多家汽配企業的現代化生產線。
該產業園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總投資20億元,分三期建設。目前,有恒生科技、譽程傳動、森源汽配等12家企業入駐,形成年產40萬噸的生產能力,占林州市汽配鑄造總產能的40%。今年4月,林州市通過中國鑄造協會“中國汽配鑄件產業基地”榮譽復評稱號。
為加快汽配產業集聚發展,促進汽配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以來,在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成了林州市汽配產業專業園區,園區規劃建設堅持綠色、環保、智能理念,加快汽配企業由“多散雜”向“高精尖”轉型提升,由鑄件、零部件向總成、整車轉型提升。
改造提升,也正在讓安陽焦化行業“脫胎換骨”。
在關停淘汰21座4.3米焦爐后,我市持續發力,推進焦化產業向下游延鏈、補鏈、精鏈、強鏈。安陽的順成集團、利源集團、鑫磊集團等幾家重點焦化企業相繼實施一系列綠色低碳循環重大項目,加快向氫能清潔產業、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轉型。
順成集團與新加坡金發公司合作實施年產10萬噸甲醇單細胞蛋白項目,以甲醇為原料合成高能源精飼料,每年可節省糧食1.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5萬噸;與吉利科技合作,采用冰島CRI專利技術搜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制成甲醇聯產LNG,年吸收工業排放二氧化碳16萬噸,相當于3.3萬余公頃森林每年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吸收量,這將成為國內乃至全球首臺(套)大規模利用工業廢氣和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
傳統產業持續改造提升:今年前5個月,我市四大千億級主導產業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1%。全市稅收同比增長23.5%,增收11.7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8.5%,明顯優于全省平均水平。
從粗黑重到高精尖,從煙囪林立到綠意滿眼,從上規模到重質量,傳統產業浴火重生,也為古都喚回了更多的“安陽藍”。
新興產業競發,催生“安陽造”
鎖定通航、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制造三大領域,我市把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作為三大新興產業的孵化基地和創新平臺。超威集團新型動力鋰離子電池和模組智能制造、東旭光電顯示材料產業園等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地。
目前,安陽市累計建成院士工作站11家,國家級、省市級研發平臺32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52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02家??萍歼M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4%。安陽大學科技園開工建設,國家鐵合金質檢中心通過驗收。新增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0家。實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計劃,重點企業招聘人才數量增長223%。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被命名為“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新興產業振翅沖天,更多的產品打上了“安陽造”字樣。
內黃縣翔宇醫療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起他們研發的醫療設備時如數家珍:“這是我們研發的理療產品紅外光灸療機,在去年抗擊疫情時被火神山醫院選為新冠肺炎治療設備?!蹦壳?,翔宇醫療共獲得發明、實用新型等專利900多項,生產的紅外光灸療機等35類產品入選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編制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醫學裝備目錄》,入選產品數量在行業企業中名列前茅。
近3年,翔宇醫療共研發新產品85項,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55項,獲得授權專利582項。該公司副總經理李治鋒自豪地說:“今年3月31日,我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目前市值已達160多億元?!?/p>
“起步,與世界同步?!边@是河南光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光遠)2000余名員工的情懷。光遠用7年時間完成了四期建設項目,并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成功完成了五期5G用年產1萬噸高性能低介電電子紗和8000萬米高性能超薄電子布項目的建設和投產。
光遠的生產線是封閉的,參觀者通過參觀通道隔著玻璃觀看生產線。光遠董事長李志偉介紹:“這條生產線采用世界先進裝備和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2020年年底建成投產,填補了國內空白。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8億元,利稅6億元?!?/p>
曾經,面對產品等級落后于國際頂尖水平的現狀,光遠研發團隊迎難而上,專注于研發電子玻纖及電子布新產品、新技術。近年,研發課題60余項,獲專利授權130 余項,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為中國電子級玻纖行業進步作出了光遠人的貢獻。
今年2月,光遠馬不停蹄啟動了六期高性能電子級超細玻璃纖維紗技術改造項目,向技術優化提升方向持續發力。
發展永不止步,創新鼓角聲聲。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14.7%。新興產業帶動,為安陽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文旅產業揚帆,駛來“安陽號”
今年端午期間,我市文旅活動精彩紛呈,共接待游客99.8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1億元,與2019年同期分別同比增長68.65%和105.31%。
能有這樣的成績單,“安陽號”專列功不可沒。
我市以京津地區、豫晉冀魯交界區域城市為重點,精準營銷,努力“引客入安”“留客在安”。4月18日,8列“安陽號”地鐵專列在天津、北京、鄭州三地同步發車,車廂內滿眼是有關安陽文化旅游資源的宣傳畫,向三地游客發出了熱情邀約。端午假期前,天津又新增12列“安陽號”地鐵專列,推廣“暑期游學惠游安陽”等系列活動,再掀起研學熱潮。
古都安陽將文化旅游作為柱石產業來培育,更多有特色的“安陽號”紛至沓來——
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集中力量培育做強殷墟甲骨文、紅旗渠、航空運動之都等品牌,大力推進殷墟遺址博物館、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辦好航空運動文化旅游節、中國旅行者大會、國際漢字大會,推動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建設紅旗渠精神傳承實踐基地,打造全國一流的黨性教育培訓中心和紅旗渠精神傳播交流中心。
怎樣讓文物活起來?我市開展了考古志愿者活動,定期向公眾開放考古工地,現場體驗、參觀博物館、舉辦專家講座等活動豐富有趣,目前已開展4期考古志愿者活動,累計報名人數200余人?;馃岬目脊殴さ刈兂缮鷦拥臍v史記憶課堂,拉近了公眾與考古之間的距離。
一起火起來的還有“遇見最美安陽”短視頻大賽。其中“我在安陽拍文物”,面向專業媒體與大眾,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邀請河南電視臺、安陽電視臺等官方媒體和社會公眾團體,與我市2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60件(套)館藏文物進行網絡互動,目前拍攝文物40余件(套)。
“不僅顏值高,而且很有文化味兒?!毖籽紫娜?,殷墟景區一組以甲骨片、亞長牛尊為造型的文創雪糕刷爆了微信朋友圈。6月27日,安陽文旅集團推出的這款雪糕正式對外銷售,4種口味讓人倍覺清爽,雪糕的棒簽下端寫有“殷墟”二字,上端是用甲骨文書寫的祝福語,大家吃完雪糕后還可以收藏起來當書簽來用。更多的文創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印有甲骨文字的時尚手機殼、美輪美奐的甲骨國風口紅、趣味性與藝術性相融合的兒童拼圖……創意十足,令人眼前一亮。
“到博物館看展覽”成為新風尚。近年,隨著具有地方特色、多元化的博物館名城正在形成,各類社教活動豐富多彩,我市每年開展各種社教、研學活動400多場,年接待觀眾200萬人次,年舉辦或引進展覽40余個。
今天的紅旗渠紀念館已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精神上“補鈣”、信仰上“充電”的打卡地;古色古香的倉巷街、人流涌動的縣前街、流光溢彩的魁星閣,頻頻登上央視,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街區”……
文旅融合,精彩無限;最美安陽,火熱出圈。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增長點,一批項目匯聚成一個增長極。
6月8日,2021安陽招商大會隆重舉行。市政府與科大訊飛、華潤電力、華潤三九醫藥、福建校園大道、中農產業集團等知名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風光儲氫多能互補、西湖生態農旅產業園、華潤電力500兆瓦光伏發電100兆瓦風力發電、光明乳業乳品產業集群、磁性新材料、新型3D顯示保護材料產業園、氫能源基地、中原教育后勤裝備產業園、醫療機器人康復設備生產基地、阿里巴巴數字鄉村建設等一批項目成功簽約。本次集中簽約的65個項目,總投資額達683.7億元,涵蓋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食品醫藥、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鋼鐵精深加工、現代服務業、文化旅游等多個產業領域。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盛夏的安陽驕陽似火,到處升騰著發展的熱浪,演繹項目建設安陽版的“速度與激情”。
今天的安陽,經濟主引擎悄然“換擋升級”,闊步行進在“重返第一方陣”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安陽日報》記者 李劍波 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