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部落村、一篇大文章——鏡頭記錄秀美的新時代新農村
本文作者:郭聚法、冀坤、周瑩、馬源東、邢杰、秦向東、張曌、湯陰臺
8月7日,隨著“走基層 強‘四力’鄉村振興百村行”大型主題采訪活動正式啟動,采訪團一行人深入“全國文明村”——湯陰縣韓莊鎮部落村進行實地采訪,用鏡頭記錄秀美的新時代新農村。
步入部落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大石碑“全國文明村——部落歡迎您”,石碑后面是一座村級公園,里面小亭、綠樹、紅花嫣然是村民休閑的一個好去處。
隨著寬闊整潔的道路,走入部落村,路燈矗立一旁,每桿燈桿上都懸掛著村級文明戶的照片和介紹,以及“忠孝理智信”紅色打燈籠,房屋都是整齊劃一的白墻灰磚,上書醒目的黨旗和正村風等標語,整體給人一種滿滿的正能量。
據了解,部落村2017年獲得了“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無邪教示范村”三項國家級榮譽,成為新時期新農村建設典范。
村內建設有公園健康步道、木棧道親水體驗區、葡萄藤長廊、健身器材等,進一步實現道路硬化、綠化,路燈美化、亮化;建設污水處理廠,美化居民房屋建筑,每戶安裝水桶式廁所及分類垃圾桶,每天專人定點收集。
【部落村為何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源于他們一切工作以黨建為引領】
沿著大路走到部落村新時代文化實踐站,這是一棟白色三層樓房,這里每周二和周五村里的黨員群眾都聚在一起,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商議村內的大小事務。這里已成為聚人氣、揚正氣、接地氣、鼓士氣的精神家園。
部落村黨員邢宗溫告訴記者:“每周我們都會在這里學習,學習對我自己、對村民都有很大的幫助,通過學習村民會自覺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搞好環境衛生、家訓家教,執行兩委的決議。剛開始都是通知開會學習,現在都成習慣了,到點了村民們自覺都去學習了?!?nbsp;
部落村積極探索黨員積分量化制度,成立村史館、鄉賢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自愿者服務工作室,通過農民夜校的學習,黨員素質不斷提高,建立黨員微信群、學習強國平臺、村民群,加強干群關系的溝通與交流。
【以嚴黨風、抓政風、淳民風、正村風、美家風建設為載體,抓好精神文明建設】
村民邢文杰被評為部落村第五屆星級文明戶‘遵紀守法星’,他帶著紅飄帶的照片神采奕奕,被光榮的掛在電線桿上,他告訴記者:“這是榮譽的象征!”
據了解,村委會為每家每戶量身定做了家風家訓牌,全村制作了家風家訓合訂本。統一制作家風家訓牌,掛在村民家門口,讓大家銘記家風家訓,遵照執行。門口還懸掛有星級文明戶牌和共產黨員標牌,把黨員的承諾寫在上面,大家銘記于心。
部落村村民陳長海告訴記者:“明顯感覺到村里的房屋道路、村容村貌、村風民風都變化比較大,確實感受到在這生活的信心都比較大,有自豪感。!”
【全力打造岳飛精忠報國培訓基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岳飛精忠報國培訓基地位于村的核心位置,記者到來的時候這里正在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邏輯》培訓。
據了解,岳飛精忠報國培訓基地今年5月份開始投入運營,集培訓、住宿、餐飲于一體,可同時接待400人培訓,160人住宿,300人就餐。目前已接待各類培訓30余期,營業收入達到70余萬元,力爭年底經濟收入突破200萬元。
此外,部落村還利用村內閑置廠房,引進工業企業3家、文化企業1家。安陽市虹棉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兒童內衣的企業,2015年通過招商引資在部落建廠投產,目前已有兩條生產線,日產量達到4000件。
村民原玉芹告訴記者:“我在服裝廠上班,一天大概能做200來件,基本上能掙七八十塊錢。工廠蓋到家門口,對農民有實惠?!?/p>
部落村還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文化旅游產業,依托湯河國家級濕地公園,發展高效觀光采摘農業、體育運動中心、民宿產業,將村民車庫改建成小吃一條街,將村民空閑房屋改造成民宿,增加群眾收入,壯大集體經濟,真正做到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村風】
當前,結婚費用高是困擾不少家庭的一個問題。當問到當地結婚彩禮高不高時,村黨支部書記邢鋒告訴記者:“我們村紅白喜事都是由理事會管理,沒有任何超標超規現象。理事會成員有兩委干部、老干部、老黨員、村民代表組成,在村里有威望,村委會每年補貼每人200元工資,他們認真監督,誰家都不能搞特殊,一視同仁?!?nbsp;
記者看了下紅白事操作規程。紅事預備會不超5桌,彩禮不超2萬,煙不超10元,酒不超50元,酒席不超30桌;白事不允許唱戲、迎京、寫響的,不允許二次裝棺,不能吃酒席,煙不超10元,必須火化,用木棺材不安排抬重,把棺材放到墳地上下葬,一個白事下來就是5000元左右。全村實行紅白事報備制度,紅白理事會全程監督,禁止大操大辦。如有大操大辦,取消文明戶及集體福利待遇。
結束語:小小部落村、一篇大文章。村委會以加強黨建為引領,以“五風”建設為載體,以培訓、培育、提升為主線,以“岳飛精忠報國培訓基地”和湯河國家級濕地公園建設為依托,積極探索愛國主義教育培訓、文化旅游、鄉村自助游、農家樂等產業,建設成為村民淳樸、生活富足、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時代美麗鄉村。